为总结职业教育县域办学经验,探索产教融合与二级学院管理创新路径,9月29日上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海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兴梅率队到宁海学院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宁海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
交流座谈会上,宁海学院院长沈忠良首先对张兴梅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围绕学院县域办学的实践历程、管理模式及特色成果作详细介绍。他指出,宁海学院作为我校异地办学的核心载体之一,始终立足本地产业特色——依托宁海模具+新能源汽配、光伏+储能、文体+健康等三大工业板块优势,聚焦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设计等6个核心专业,构建起“总部统筹+属地管理”的特色相对独立运行机制,助力学校“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打造,在财政保障、师资调配、学生培养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经验。
“我们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沈忠良重点分享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学院联合宁海县域内职业教育资源、重点模具企业,牵头组建“宁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针对异地办学中“教师通勤、学生留存”等痛点,通过优化教师通勤班车发车时间、增设交通补贴、属地管理等吸引教师常驻,同时推动“中高职一体化”招生、扩大本地生源比例,近年来毕业生留缑就业率稳定在15%左右,初步构建了“本地招生、本地培养、本地就业”的地方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宁海新模式”。
随后,张兴梅介绍了海盐学院的办学情况。作为年轻的县域合作办学二级学院,海盐学院依托当地主导产业,采用“专业复制+属地适配”模式推进教学工作,但目前在编制管理、校企深度合作、国有资产共享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她表示,宁海学院在运行模式、异地师资稳定、学生本地留存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为海盐学院提供了宝贵参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座谈会后,在沈忠良等人的陪同下,张兴梅一行实地参观了宁海学院实训基地与教学工厂,详细了解实训场地布局、设备运行及教学与生产协同模式,并对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工学无缝衔接”的实训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考察交流,不仅搭建起两校县域办学经验交流的桥梁,更为双方后续深化合作、共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奠定坚实基础。宁海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总结异地办学经验,深化与兄弟院校的互学互鉴,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产教融合机制,为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