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浙江工人日报》发布时间:2016-09-12浏览次数:2903
■记者杜成敏 看着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副院长钭祖民喜忧参半,喜的是他执教的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再次排名全校第一,忧的是今年该专业又陷入了“招生难”的窘境。 随着浙江省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三批录取工作落下帷幕,一些高职院校收获颇丰的同时,也面临与钭祖民一样的问题:某些专业仿佛陷入“悖论”——明明有着“五星级”的就业质量,却被考生和家长忽略而打入“冷宫”,在招生与就业的暑假前后,经历着“冰火两重天”。 “只有不愿意上班的,没有找不到工作的” 进入7月份,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分院长蒋龙成依然能接到酒店的要人电话,他只好一遍遍地跟对方解释:“我们的学生早在半年前就全部被人要走了。” 电话最多的时候,蒋龙成干脆定下标准:“除了五星级酒店,不然免谈。” 要人的酒店,来自全省乃至上海等江浙沪地区,但仅在杭州本地,这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都供不应求,经常出现三四个岗位抢一个毕业生。 “学生只有自己不愿意上班的,没有找不到工作的。”蒋龙成说。 虽然没有被追着屁股要人,但钭祖民面对的也是“嗷嗷待哺”的用人单位。他执教的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全省目前仅有3所高职院校开办。据浙江省测绘院公布的数据,全省每年的岗位需求量为1000个。 “除去本科院校,面对高职院校招收的岗位至少也有500个,而3所高职加起来不到200个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的比例接近1∶3。”钭祖民说。 为了抢到人,不少用人单位在大三开始,就用实习的方式把学生“预订”走,何陈军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前,高考成绩平平的他,选择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我本人对工程、建筑类的行业比较感兴趣。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几位专业老师都很不错,实训的设备也很先进,更不用担心今后的就业问题。”何陈军对自己的专业越来越满意。 兴趣就是动力,在校期间,何陈军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因为太“抢眼”,刚升大三的他就被丽水市测绘中心招为实习生,只要毕业证书一到手,他就能成为正式员工。何陈军说:“我现在是学校的义务宣传员,只要有人来问我们学校什么专业好,我肯定推荐工程测量与监理。” 根据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收入调查,该专业毕业生月平均收入居全校28个专业之首,并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被评为“五星级专业”。 但是在考生和家长眼中,这两个不愁就业的专业,通常不是他们的首选。 “冠军专业”生源基本靠其他专业调剂 一方面是“五星级”酒店排队要人,另一方面,蒋龙成却不得不面对招生遇冷的尴尬。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生源主要以提前批、单考单招为主,在普高生方面一直不理想,往往需要从其他专业调剂。 8月17日晚上,高考第三批志愿开始投档。虽然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专业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低,但第一轮志愿填报过后,该专业计划招收的45个普高生名额里,只收到了5个第一志愿,相比其他火爆专业,再一次沦为“冷门”。 钭祖民也有一样的境遇。就在今年6月,他带领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学生再次拿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第一名,成功实现该赛项“四连冠”。但就是这样一个全国冠军专业,却在招生上屡屡败下阵来。今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计划招生115个,最终第一志愿填报率仍低于50%。 两位院长的尴尬不是个例,综观省内不少高职院校,文科的酒店管理、旅游等服务类专业,理工科的模具、电子、机械、建筑、汽修等一线技术专业,均不同程度存在招生就业冷热不均现象。而这些专业的共同点是,基本属于一线服务人员或蓝领技工。 宁可坐办公室拿低薪,也不愿上一线领高报酬 刚被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周晨晨,高考成绩在该校录取的理科生中排名第一,在那么多的专业里,她最终选了会计。“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女孩子嘛,不用辛苦在外打拼,而且现在会计这么热门,家人都觉得选这个专业不会错。” 近年来,金融、会计等专业一直保持着高热度,甚至出现招100个名额600多人报名的现象,与那些“遇冷”的专业形成强烈的反差。 “宁可坐办公室拿1000元,不愿意上工地上拿3000元。”蒋龙成感叹:“不愿做一线工人,不愿做服侍人的职业,这是很多考生以及家长的就业心态。” 如果过不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很多学生就需要被调剂,然而大多数考生对此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希望通过大一过后的转专业政策,回到心仪的“热门专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表示:“心里总会有一种感觉,被调剂的就是没人要的专业,计划接下来要好好学习,抓住转专业的机会。” 对此,蒋龙成认为,很多考生其实并没有成熟的职业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顺理成章地认为,热门专业等于好工作,从而忽视了其他专业的潜力。拿酒店管理来说,基层工作一年后升领班属于常态,如果表现良好,三年内升主管也无难度。而且目前不少酒店为了留住人才,通常将学生的实习期视为见习期,毕业后即转为正式员工或领班。 反观热度较高的会计专业,需要长期大量的经验积累才能脱颖而出,就是俗称的“越老越吃香”,人才更新周期漫长,反而“熬”的时间更久,行业的需求量也有限。 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室里,钭祖民指着一部电子全站仪说:“出门的时候,只要带上这一小台仪器,可以解决平面、角度、面积等等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观测量,操作简单、快捷。现代工程测绘,科技早已代替了大部分人力,然而在考生和家长心里,这个专业仍旧是扛着工具工地山野跑的苦力印象。” 钭祖民认为,考生对专业的认识都只停留在浅层次,受传统、外来的认知影响较大。2015年招生,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共调剂来34个学生,一年的学习后,在100%可转专业的宽松条件下,仅有8个学生申请转专业。“经过对学习环境、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更深层次的了解后,大部分学生接受并认可了我们的专业。” 然而,改变还需假以时日,考生或多或少还存在盲目选择的现象,以“金融”、“经济”、“经贸”、“工商”、“商业”等词语命名的学校一直被考生热捧,被称为“三经(金)二商”。实际上,这些学校的专业建设重心,并不一定都在相关的专业上。 除了观念的影响,学校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招生质量。记者调查发现,在杭的高职院校几乎不会出现招生难的专业。而在杭以外,区域经济排名越靠后,招生难现象越严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模具学院的办学经历验证了这一点。2007年,该校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迁移到位于宁海县的产学研基地。得知该专业不在宁波就读后,当年,该专业报名人数立即大幅下跌。 然而事实是,宁海是中国模具城所在地,依托这一产业优势,该校模具专业很快与几家大型模具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出“教学工厂”新模式,学习与生产紧密结合,大二学生的技术,就达到正式员工的水平。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宁波市特色专业、浙江省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模具等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月收入整体要高于其他专业约20%。 “很多学生在不了解专业应用的情况下,择校的首选是地理位置,因为他们认为,经济越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越多,师资硬件条件也更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模具学院副院长汪建武说:“但这不是绝对的,我们的现代模具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多方面去了解该专业的总体情况。” 作为省内办学历史最久,实力最强的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和监理专业,因为地处丽水,每年的投档分数线要低于在杭同专业40分至50分左右,但仍招揽不到生源。 “如果只从地理位置考虑的话,考生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钭祖民说:“我们专业的就业主阵地就是杭州,因为杭州是测量队最多的地方,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专业学生在杭实现就业,考生如果花点心思去了解一下这些情况,就不会忽视掉一个好专业。” “越缺人,越招不到人” 近年来,酒店行业因为蓬勃发展的势头,被称为“朝阳产业”。而蒋龙成担心,人才的短缺,会从根本上阻碍整个产业的发展。 “酒店行业缺人,缺到什么程度呢?行业都形成了乱象。”蒋龙成说:“不少酒店因为人手少,将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混用,一些实习生都变成了苦力,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成就感不高,对职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缺人,越是招不到学生。” 与此相对应的是,会计等金融专业热度依然不减。 “相比较其他专业,会计专业无需昂贵的实训设备、办学成本低、招生容易,这成为各高校热衷的主要原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程方启说:“但是从整个社会人才结构比例来看,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 程方启表示,推动国家创新产业的升级发展,需要各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广大一线的蓝领技术人才,如果“不想当一线工人”的青年群体过多的话,将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而眼下,最让蒋龙成和钭祖民担扰的是明年新高考即将按专业招生的政策。 “新高考的实施,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冷门专业产生冲击,是否会出现热专业越热、冷专业越冷的两极分化状态,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周建良表示:“有可能会导致某些专业被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