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海学院与宁海县梅林街道新梅工业社区召开座谈会,双方围绕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新梅工业社区党委书记陈祎祺、梅林街道总工会副主席季雪亮、以及工业社区内的六家重点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宁海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沈忠良,副院长葛鲁波带队参加座谈。此次座谈会是自今年4月“智汇宁新”微学院成立以来,双方深化合作的又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校社企资源整合,破解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性错位的问题。
座谈会上,陈祎祺首先介绍了新梅工业社区的服务职能与发展规划。她表示,社区作为连接企业与院校的桥梁,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助力企业解决人才需求痛点,同时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与就业渠道。季雪亮结合街道产业发展实际,强调校社企协同是推动区域经济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的关键,街道总工会将全力支持三方合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随后,六家企业代表依次发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实际需求,围绕人才培养方向、技能需求标准、现代学徒制培养等议题交流想法。东方日升新能源和建新赵氏企业代表共同提出,希望与学院在相关领域开展课程共建,定向培养具备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宁波方正汽车模具、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代表则结合自身作为学生代表的学徒体验,建议强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增加企业一线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占比。来自两家企业的学生代表也分享了企业实践心得,他们表示,企业实践让自己更清晰地掌握了岗位技能要求,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定位。
沈忠良对各方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宁海学院始终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此次座谈会为学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葛鲁波补充介绍了“智汇宁新”微学院的定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协同县、街道、社区共同整合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面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
会前,沈忠良一行还专门看望了正在企业参加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学生,详细询问他们的岗位实践进度、技能掌握情况及生活保障需求,鼓励同学们珍惜校企联合培养的机会,主动将课堂所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校社企三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与方向,为后续三方开展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三方将秉持“育人为核心、需求为导向”的精神,在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学徒制培养、就业创业帮扶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